近年來,潛山市嘗試將文化元素與鄉村振興相結合,打造非遺傳承扶貧車間,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引進基層,送到農民和脫貧困身邊。通過免費開展技術培訓、提供原料、訂單指定回收等政策,讓困難群眾通過非遺項目增收致富。
潛山市堅持“生態立市”戰略,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和林長制。近年來,“三統兩合一轉”林長制新舉措獲國家林草局肯定,“五保四建三回來”河長制新路徑全國推廣,獲評長江經濟帶全面推行河(湖)長制先進單位,入選美麗中國山地田園發展范例。
“現在生活真是越來越方便了,買菜、運動、看書、就醫、休閑,步行15分鐘內都可到達?!彪S著生活圈內容的不斷豐富和完善,潛山市梅城鎮桃園居委會的周大爺感慨地說。
潛山市大力實施“鳳還巢”工程,在外能人和青年農民工返鄉創業勢頭看好,漸成“扶貧”新力量。近年來,全市回鄉創業選擇留守達3000多人,其中創辦企業500多個、個體工商戶1000多戶、農民專業合作社1100戶。
雅致的房舍、有序的停車場、整潔的農家院……在初秋的陽光照耀下,潛山鄉村處處生機盎然?!艾F在我在漂流公司做工,一年下來,僅牽馬這項就能掙七八千元?!比缃?,在潛山市,像水吼鎮馬潭村老徐這樣,坐享著全域旅游福利的貧困農戶有千余戶。